2022-10-11 14:32

8 个案例解析全球碳市场,了解科技如何助力“双碳”目标

10.0万
本文为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教授李国权在第八届万向区块链全球峰“江河行‘地’”主题论坛上的演讲内容。李国权深入分析了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特性,并以“双碳”目标落地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分享了新加坡及全球的科技发展如何助力全球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下文根据活动直播速记整理,略有不影响原意的删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万向区块链立场。

大家好!

非常感谢万向区块链邀请我和大家分享新加坡和全球科技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什么是“双碳”目标?所谓“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碳达峰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碳中和指一定时间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碳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在2020年,中国宣布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双碳”目标有什么重要性?科学研究表明,为了保护宜居的生活环境,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影响,我们应该控制气温上升不超过1.5度。如果要达到巴黎协定设定的这个目标,需要在2030年前减少45%的全球碳排放量,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常务执行董事Ravi Menon强调:实现净零并非易事,需要五项变革:一是碳价格;二是转向清洁能源;三是经济的绿色化;四是转型金融的支点;五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一个有意义的碳价格是帮助经济脱碳最重要的措施,碳价格可以通过三种形式实现:一是对碳排征税;二是成立排放许可证交易系统。三是排放监管限制。

“双碳”目标对气候变暖会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会影响全球经济增长。

第二,破坏自然资源系统,危害农产品和食品安全。

第三,农业生产力的下降和农业收入的减少会导致大量的移民。

第四,病毒传播的疾病发病率更高。

第四,贫困加剧。

全球变暖潜能值“GWP”是用来测量碳足迹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最大的挑战就是碳排放的测量,没有数据的可靠性,碳排监测必将失败,战略将会被误导,执行将受到质疑,没有价格可谈,所有这些都将使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一场数字争论的政治游戏。事前估计潜在排放量和事后获取碳足迹数据是两个独立的问题,如果没有好的事前测量方式,事后无法补救,为时已晚,将徒劳无功。

测量碳足迹的标准单位是二氧化碳当量(CO2e),以百万分之体积表示,“ppmv”这个想法是用产生相同变暖量的二氧化碳量来表达每种不同温室气体的影响。

标准比率用于将各种气体转化为等量的CO2,这些比率基于每种气体的全球变暖潜能值,描述了设定的时间段内,其相对于二氧化碳总变暖影响,这个时间段的范围通常是100年。在此时间范围内,根据标准数据,甲烷得分为25,意味着一公斤甲烷将导致与25公吨二氧化碳相同的变暖量,一氧化二氮为298,一些超强效温室气体得分超过1万分。

但是GWP有不足的地方,自推出以来,GWP的充分性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时间范围的选择是定义中的一个关键要素。由于对所有影响因素的了解不足,以及包括自然过程在内的所有过程的复杂性,因此难以计算碳足迹。但这就是重点,碳足迹计算器并不准确,它们的存在是为了帮助人们了解哪些日常活动消耗的全球资源最多,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做出自己的贡献提出建议。

科技怎么能助力“双碳”目标呢?第一,可信数据。每个国家和企业公布的碳足迹数据是否可信,这还是个问题。供应链的碳排放量计算时,从运输到包装再到生产使用的能源类型,每个部分都极其重要。但是,如果有了标准,技术可以帮助建立对数据的信任。技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在数据这方面,它可以解决一些信任问题。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是核心技术,它们能为“双碳”目标做出贡献吗?当然可以。区块链是公共数据库,或者说是分布式账本,可以在多方发起和完成交易时,提供即时、公开、可验证的加密数据。联合国报告认为,区块链技术非常有利于解决气候危机,带来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人工智能指发展相关的计算机系统,去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慧来完成的任务,人工智能可优化区块链的能耗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区块链对“双碳”工作有什么影响呢?区块链能够帮助公司提供更准确、更可靠和易于获得标准化的碳排放数据。同时,通过智能合约可以更好地计算、跟踪、报告整个价值链中碳足迹的减少情况。区块链去中心化的账本机制,可实现高效交易,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多方流程,提高问责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纠纷,并通过Tokenization开辟新市场。

对于碳市场,区块链可以通过分解大宗碳信用金融工具而彻底改变行业,使个人能够通过目前封闭的强制性市场参与到无碳的未来。全世界数百万人渴望创造一个对生态负责的未来,而区块链可以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碳中和未来的目标。

理论上,分割实物和虚拟资产的所有权,是金融民主化。但实际上散户投资者一直在分散区块链行业的注意力,减缓加密社区的良好工作。不对称信息和错误信息导致散户投资者失去储蓄,迫使监管机构采取行动。区块链有助于金融民主化,但没有找到合适的设计。

我对多科技融合有什么看法?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有硬件,有软件,有分析。硬件主要是指物联网、数据设备、卫星,这一切都可以收集数据。软件是区块链+云服务,再加上人工智能和算法的分析,进行协调分配。

接下来举一些实例。

Ravi Menon说“仅靠绿色金融是不够的,世界,尤其是亚洲,需要过渡期转型融资!”

全球金融业在绿色金融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去年,绿色金融可持续债券发行规模达到8000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了10倍。该行业需要做得更好的地方是转型融资,为那些不太环保的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让他们变得更环保。去年市场仅发行了12份过渡债券,总额达到44亿美元。过渡期债券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潜能。转型融资是贯穿今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一个重要主题。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焦点在哪里呢?主要是从现在到2030年,每年可能需要约5万亿美元的气候投资,以支持世界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所以他们在进行试点:

(1)混合融资等气候融资机制。

(2)健全而充满活力的碳市场。

(3)可比和可靠的可持续性数据。

(4)能力建设和研究。

案例一:Aircarbon Exchange(ACX),将碳交易带到传统商品交易所。

ACX围绕市场需求将碳信用证券化,允许交易者获得资产类别的敞口,而不是单个项目。每个Token都有交易所信任的1 tCO2e碳信用支持。ACX获得了EDG的支持,该基金是新加坡企业发展基金,是新加坡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机构。

案例二:Climate Impact X(CIX),满足不同的碳交易需求。

由星展银行、新加坡交易所和淡马锡联合成立,采用卫星监控、机器学习和区块链技术来增加碳积分的透明度、完整性和质量。由碳交易所、项目市场、拍卖平台三个数字平台组成,满足不同碳交易需求。

案例三:MetaVerse Green Exchange(MVGX),全球碳交易流动。

促使全球碳交易流动,是点对点服务碳交易的解决方案,具有碳足迹标签和严格的合规流程,致力于连接不同司法管辖区的碳交易市场,将实体经济中的非流动性资产与更广泛的投资者联系起来。拥有非同质化数字孪生和碳中和Token两项正在申请的专利。

案例四:VeChain,碳数据核实。

发起数字碳足迹SaaS平台,以解决数据难以核实的问题。这可以使任何规模的企业能够重新设计其碳足迹数据管理实践。

案例五:万碳魔方区块链低碳服务平台,碳排追踪,碳产溯源。

基于“区块链+物联网+安全云+知识图谱”等多种技术的一站式“双碳”数字化管理工具,为企业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监测,为楼宇、园区提供全链路碳排放追踪,以及碳资产可信溯源、分析与监管。主要是碳排追踪,碳产溯源。

案例六:KlimaDao,匹配碳信用。

这是一个链上自愿碳市场,致力于解决碳交易市场流动性不足、交易效率低下的问题,以推动气候行动。

案例七:STACS Vetta,智能合约平台。

一个点对点的智能合约平台,为金融领域带来数字化和自动化,涵盖ESG金融、资产和财富管理,以及点对点的数字资产。

案例八:RUBIX,解决PoW碳排放问题。

RUBIX区块链绿色倡议的“收获证明”共识机制提供了企业级零碳足迹区块链替代方案,其加密安全性比比特币区块链和以太坊区块链所用的(方案)安全很多倍。RubiX证明链是专门基于专有的“收获证明”共识机制构建的,以满足各种企业级应用程序需要的云到链迁移,包括NFT、DeFi、支付、智能合约和工业应用。

万向区块链作为国内较早成立的专注区块链技术研究的企业,对区块链技术融合创新有一定的积累与沉淀。针对双碳实现进程中的痛点,万向区块链于2022年初,基于区块链、物联网、隐私计算、知识图谱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了一站式双碳数字化管理工具——“万碳魔方区块链低碳服务平台”。

该平台是万向区块链面向产业园区、集团企业推出的双碳数字化管理工具,基于“区块链+物联网+安全云”多种数字化技术,为园区企业实现全链路的碳排放、碳减排和碳资产可信跟踪与管理,助力园区企业的数字化低碳转型。平台致力于帮助园区、集团、企业等实现从碳排放到碳资产交易的全链路精准化管理,持续监控,识别风险,实现节能降碳方案的实时调整和优化,并在确保隐私安全的前提下披露环境相关数据,与外部生态伙伴进行可信数据交互,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目前,“万碳魔方区块链低碳服务平台”已推出万碳源、万碳居、万碳园区、万碳普惠等多个解决方案,面向企业、园区、个人等提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碳中和服务。

区块链给“双碳”行动带来了去信任的透明度,将碳资产通证化,增强碳积分的流动性。人工智能可以为区块链上的数据进行分析,优化系统,促进节能减排。各项科学技术大融合,统一协作,共同为“双碳”贡献力量。每个国家和地区一盘棋,共同助力“双碳”目标,为全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

本文链接:https://www.aixinzhijie.com/media/6781684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评论
登录 账号发表你的看法,还没有账号?立即免费 注册
下载
分享
收藏
阅读
评论
点赞
上一篇
下一篇